bǎi
zhī
繁体
五行
笔画 9 15 8
测试得分: 80分
天格: 10凶
人格: 24吉
地格: 23吉
外格: 9凶
总格 32吉

柏逸知的姓名测试结果

姓名性格:属火者:主礼,其心急,其情主动。

性格暗示:其内具爆发性的品质,表面却极平稳,如火燃湿木一样,虽起浓烟而不能成火之象,往往有抑制心思不敢告诉他人的性格,表里矛盾,徒耗精力。擅长手腕,长于舌辩。有虚伪、多曲折者;有病弱、短命、家属子女缘簿者,总之家庭不幸者居多。如为24数,则多温顺有智谋,易发财,可得权利名誉等幸运。

人际关系及社交能力:谦虚有礼,为他人不顾自己,常被劫财,暗害,有疏忽之圈点。易患视力减退、外伤等。数吉者,轻微患

成功运:成功运被严重压抑,且有灾祸急变,易患心脏、神经麻痹或脑溢血等疾病,严重者有自杀等情形发生((凶))

基础运:可得一时的吉运,但基础薄弱,缺乏耐久力,但天格为1或2时为吉神((吉))

三才配置:成功运被压抑,不能伸张,且有急变的灾祸,或陷于失妻、短命,甚至杀伤变化及其他极度不祥等。(凶 )

柏逸知 天格 10

概述:(零暗 );万业终局充满损耗数。

基业:天福、文昌、散财、官禄、破危、矢寿。

家庭:家内总是冷眼旁观者多,伤害妻子破镜难圆、 百忍者尚可平安。

健康:杀伤刑罚,病弱、灾危、女易风流。心性变态。

含义:其凶恶更甚于九数,为事物告终之运,有如黑暗的境地,空虚无涯,人格主运有此数者,多非业短命,如同日没,四顾茫茫,神哭鬼嚎振凶之象,行万事,乏气力,常陷于不如意,凡要求功,便遇障碍,渐自失败,遂致破家亡户;或者贫困逆难叠至,无眷属之缘,或者自幼失亲,或者病弱、遭难,或者有不测之灾祸;或者犯官府等,难免非业非运。三才配合不得其宜着,大都中年前后编进黄泉之籍,然万人中有一二例外,可绝处逢生。

柏逸知 地格 23

概述:(壮丽):旭日东升发育旺盛数。

基业:首领、君臣、暗禄、财库、进宅、学士。

家庭:男人园地,女人则零落,人格此数多克大。

健康:男人可望健康,女性则有孤独之苦。

含义:伟大昌隆之运。威势冲天之象,微同出身, 逐渐长势,终至首领。有如凯旋之将,猛虎添翼之势。权力旺盛, 胜事恐过度而为憾。然而感情锐利,壮丽可爱, 实属贵重的运数。但女性有此则不及此,其理由同于二功一数, 妇女凡主运此数者,难免转成零落而绣榻悲寒也。

柏逸知 人格 24

概述:(掘藏得金):家门余庆的金钱丰盈数。

基业:大官、福星、文昌、企业,财库、君臣,工商、 富贵。

家庭:不依祖业而立身,家庭圆满,兄弟和睦, 但应保持无私。

健康:松柏常青,可望长寿。

含义:路途多有崎岖,实为难免。然而策略智谋出众, 白手可以成家,财源广进到老愈直,子孙继承余庆的福运。

柏逸知 总格 32

概述:(宝马金鞍):饶幸多能的意外惠泽运.

基业:天德,月德,君臣,将星,文星,学士,文昌,进宅,祖业.

家庭:家门隆星,可能园满,子孙旺发,男有双妻之格.

健康:可能圆满,而三才者有略患.

含义:饶幸多望之格,若能长辈提携,其成功势如破 ,世品性良,大有爱护他人之德,家门隆昌,繁荣,至上吉数.

柏逸知 外格 9

概述:(破舟进海 ):吉尽凶相,穷乏之数。

基业:官禄、图印、太极、怪杰、富翁、突破。

家庭:亲情不睦,口说长短者多,力持贤明者平安。

健康:女性成风流或与夫别离病弱,弱女皆晚婚。 多积德可免短命。

含义:利去劫空,陷落穷迫、逆运、短命, 悲痛或者幼小离亲而困苦,或者病弱,不遇,遭难废疾,贫困,灾难, 孤独甚至刑罚。有不测遇凶祸,人格有此数者则为大凶, 即或一身得免灾害。也难免配偶丧失。有缺子这叹。 实为人生最大恶运但在例外的怪杰,富豪能出此数者。

  1. 跑,逃跑,逃~。奔~。

  2. 散失:~散。~史。~事。~闻。

  3. 安闲,安乐:安~。~乐(安乐)。以~待劳。闲情~致。

  4. 超过一般:超~。~兴(xìng )(超逸豪放的兴致)。~趣。~致。~品(超脱绝俗的艺术品)。~珠(特异的珍珠,喻人的品德)。

  5. 隐遁:~士(隐居之士)。~民(a.旧时称遁世隐居不做官的人;b.亡国后不在新朝代做官的人,亦作“佚民”)。

  6. 放任,不受拘束:~荡。飘~。骄奢淫~。

〈动〉

  1. (会意。从辵( chuò)兔。兔子善于奔逃。本义:逃跑)

  2. 同本义 [escape]

    逸,失也。从辵兔,兔谩訑善逃也。——《说文》

    随侯逸。——《左传·桓公八年》。注:“逸,逃也。”

    马逸不能止。——《国语·晋语五》。注:“逸,奔也。”

    取之以逸逃于褒。——《国语·郑语》。注:“逸,亡也。”

    无教逸欲有邦。——《书·皋陶谟》

    见一赤兔,每搏辄逸。——《北史》

  3. 又如:逸犯(逃犯);逸亡(逃亡);逸窜(逃窜);逸盗(在逃的盗匪);逸禽(逃逸之鸟);逸马(奔逃的马);逸匪(指在逃的匪徒);逸飞(指漏网的鸟);逸逃(逃亡)

  4. 奔跑 [gallop]

    马逸不能止。——《左传·成公二年》

    逸,奔也。——《玉篇》

    彘逸出于窦中,马退而却。——《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疾逸道左。——唐· 李朝威《柳毅传》

  5. 又如:逸踊(犹奔跑);逸尘(马奔跑时扬起的尘土);逸骑(奔跑的马);逸骏(善奔驰的马);逸驰(犹奔驰);逸象(奔走的象);逸兔(奔走的兔);逸走(奔跑)

  6. 超越 [excel]

    亮少有逸群之才。——《三国志·诸葛亮传》

  7. 又如:逸才(超人的才智);逸足(比喻才能超越出众的人);逸伦(超越同辈);逸德(马有超群的禀性);逸艺(高超的技艺);逸侪(超过同辈);逸操(高洁的情操);逸品(超越流俗的艺术修养或艺术品);逸珠(稀世难求的珍珠。比喻人有超绝凡常的嘉德);逸格(超越流俗的高尚格调)

  8. 释放;从约束、禁闭、奴役下释放出来 [release]

    乃逸楚囚。——《左传》

  9. 又如:逸水(犹洪水)

  10. 隐逸,退出社会而隐居起来 [retire from society and live in solitude]

    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论语》

  11. 又如:逸士(隐居山林的读书人);逸妻(遁世隐士的妻子);逸迹(犹遁迹。指隐居);逸彦(遁世隐居的才德之士);逸叟(遁世隐居的老人);逸伏(犹隐伏)

  12. 散失,亡失 [be loose]

    然则夏后、 周公之典逸矣。—— 柳宗元《时令论上》

  13. 又如:逸诗;逸简(散失的简册);逸编(散失的篇章);逸记(散失的记载);逸品(指散失的物品);逸言(散失之言);逸句(散失的文句);逸失(散失;失落)

〈形〉

  1. 闲适;安乐 [leisurely]

    民莫不逸。——《诗·小雅·十月之交》笺:“逸,逸豫也。”

    而又不自安恬逸。——《国语·吴语》。注:“逸,乐也。”

    为之者劳,居之者逸。——张衡《东京赋》

    国治身逸。——《吕氏春秋·察贤》。注:“逸,不劳也。”

    足以逸身煖骸而矣。——《吕氏春秋·重己》

    身安逸乐。——《史记·货殖列传》

    能逸而能劳。——宋· 苏轼《教战守》

    无穷逸致。——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好逸恶劳。——清· 黄宗羲《原君》

  2. 又如:逸豫(安乐);逸境(安乐闲适的境地)

  3. 疾速 [quick]

    良骏逸足。——《文选·傅奕·舞赋》。注:“逸,疾也。”

    朔阳逸骇于扶桑之津。——《文选·木华·海赋》。注;“言出疾也。”

    夫子奔逸绝尘。——《庄子·田子方》

    良骏逸足,跄捍凌越。——《老残游记》

    逸骇(迅疾升起);逸翮(指疾飞的鸟)

  4. 放纵;荒淫 [dissolute]

    夫婿乐逸。——唐· 李朝威《柳毅传》

  5. 又如:逸党(荒淫放荡的一伙人);逸遨(放纵遨游);逸游(放纵游乐);逸志(纵欲放荡之志);逸声(淫声)

  6. 美丽 [beautiful]。如:逸女(美女);逸丽(犹美丽);逸艳(犹美丽);逸辞(美丽的词藻)

  1. 逸荡,逸宕

  2. 逸乐 yì lè

    [comfort and pleasure] 安逸享乐

  3. 逸民 yì mín

    [recluse;hermit] 古代称节行超逸、避世隐居的人。也指亡国后的遗老遗少

  4. 逸群 yì qún

    [preeminent;excel all others] 超越常人,出众超群

  5. 逸散 yì sàn

    [vaporize] 因未封闭或封闭不严而散失

    防止粉尘逸散

  6. 逸史 yì shǐ

    [historical records beyond the history] 正史以外的历史记载;散失的史事

  7. 逸氏 yì shì

    [hermit(in ancient times)]∶古代称避世隐居不作官的人

  8. 逸事 yì shì

    [anecdote ] 世人不太知道的事迹。多指未经史书记载的琐事

    逸事者皆前史所遗,后人所记,求诸异说,为益实多。--刘知几《史通.杂述》

  9. 逸闻 yì wén

    [anecdote] 传闻

  10. 逸豫 yì yù

    [living an easy and confortable life of pleasure] 闲适安乐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忘身,自然之理也。--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11. 逸致 yì zhì

    [leisurely and carefree mood;leisure and mood for enjoyments] 超逸的兴致

    闲情逸致

1. 知 [zhī]2. 知 [zhì]

知 [zhī]
  1. 晓得,明了:~道。~名(著名)。~觉(有感觉而知道)。良~。~人善任。温故~新。~难而进。~情达理。

  2. 使知道:通~。~照。

  3. 学识,学问:~识,求~。无~。

  4. 主管:~县(旧时的县长)。~府。~州。~宾(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亦称“知客”)。

  5. 彼此了解:相~。~音。~近。

  6. 彼此了解、交好的人:故~(老朋友)。

知 [zhì]
  1. 古同“智”,智慧。

1. 知 [zhī]

知 [zhī]

〈动〉

  1. (会意。小篆字形,从口矢。 段玉裁:“识敏,故出于口者疾如矢也。”意思是:认识、知道的事物,可以脱口而出。本义:知道)

  2. 同本义 [know]

    知,识也。——《玉篇》

    知汝远来应有意。——唐·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心徹为知。——《庄子·外物》

    留侯曰:“陛下不知乎?此谋反耳。——《史记·留侯世家》

    不知何氏女。——《后汉书·列女传》

  3. 日知基所亡。

    汝亦知射。——宋· 欧阳修《归田录》

    不知几千里。——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知其不可而为之。——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4. 又如:知不到(不知道);知风(知道情况);知不道(不知道);知兵(通晓军事);知古今(识古通今);知足不辱(自知满足就不会招致羞辱);知命不忧(识天命者无忧虑)

  5. 懂得,了解,理会 [understand]

    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史记·李将军列传》

    食马者不知。——唐· 韩愈《杂说》

  6. 真不知马。

    人非生而知之者。——唐· 韩愈《师说》

    不知御。——明· 刘基《卖柑者言》

    知幸与不幸。——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7. 又如:知道眉高眼低(比喻懂事);知窍(能见机行事;知趣);知局(知趣);知臣莫若君;知子莫若父;知心着意(彼此了解,心意投合);知我(深切了解我);知好歹(明白道理,懂事);知情识趣(懂情意,善体贴);知高识底(说话、做事懂得掌握分寸)

  8. 主持;管理 [administer]

    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 越国之政。——《国语·越语上》

    夜开金殿看星河,宫女知更月明里。——王建《温泉宫行》

  9. 又如:知更(主管更漏);知内外事(主持内政和外交事务);知客寮(寺院中的接待客);知印(主持用印);知贡举(唐宋时特派主持进士考试的大臣)

  10. 识别;区别 [distinguish]

    孪子之相似者,唯其母能知之。——《淮南子》

  11. 又如:知时达变(识时务,善变通);知人则哲(能识别人的贤愚善恶就聪明)

  12. 赏识 [appreciate]

    含愁更奏绿绮琴,调高弦绝无知音。——卢仝《有所思》

  13. 又如:知爱(赏识喜爱);知器(赏识,器重);知遇(赏识;优待);知怜(赏识爱护);知重(赏识;看重)

  14. 要好 [be close friends]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楚辞·九歌》

    张胜相知。——《汉书·李广苏建传》

  15. 又如:知慰(关心;抚慰);知契(知心投合)

  16. 感到,感觉,察觉 [perceive]

    [君主]又损其生以资天下之人,而终不自知。——《吕氏春秋·情欲》

    识者固知。——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17. 参与 [participate in;have a hand in]

    高、 鲍将不纳君,而立公子 角,国子知之。——《左传·成公十七年》

〈名〉

  1. 知识 [knowledge]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论语·子罕》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2. 又如:求知欲;真知灼见;无知;通过努力学习,可以由无知转化为有知

  3. 知觉 [consciousness]

    草木有生而无知。——《荀子·王制》

    死而有知,有几何离;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唐· 韩愈《祭十二郎文》

  4. 知己 [bosom friend]

    绝宾客之知。——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

    天涯占梦数,疑误有新知。——李商隐《凉思》

  5. 又如:知心腹(亲信)

  6. “智”的古字。智慧;才智 [wisdom;ability]

    故夫知效一官。——《庄子·逍遥游》

    择不处仁,焉得知?——《论语·里仁》

    汝多知乎?——《列子·汤问》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荀子·劝学》

    大知而察。——清· 刘开《问说》

  7. 又如:知力(才智能力);知士(才智之士)

1. 知 [zhī]

知 [zhī]
  1. 知道 zhī dào

    [know]∶通晓天地之道,深明人世之理

    闻一言以贯万物,谓之知道。--《管子》

  2. 知底 zhī dǐ

    [know the inside story] 知道底细或内情

    知根知底

  3. 知恩报恩 zhī ēn bào ēn

    知道了受人家的恩惠就报答人家的恩惠。

  4. 知法犯法 zhī fǎ fàn fǎ

    知道法律,又违反法律。指明知故犯。

  5. 知府 zhī fǔ

    [magistrate of district] 明朝以来对府一级行政长官的正式称呼

  6. 知根知底 zhī gēn zhī dǐ

    [know inside out] 指有较深入的了解

    我们是老朋友啦,彼此都知根知底

  7. 知过必改 zhī guò bì gǎi

    认识到自己错了就一定要改。

  8. 知己 zhī jǐ

    [know oneself]∶了解、赏识自己

  9. 知己知彼 zhī jǐ zhī bǐ

    原意是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透彻,打起仗来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泛指对双方情况都很了解。

  10. 知觉 zhī jué

    [consciousness]∶感觉

    恢复知觉

  11. 知类 zhī lèi

    [reasoning;inference] 懂得类推事理

    不可谓知类。--《墨子.公输》

  12. 知冷知热 zhī lěng zhī rè

    [care for with great solicitude] 关心痛养起居,照顾周到细致

    对你知冷知热的就不错了,还要人家怎么样呢?

  13. 知了 zhī liǎo

    [cicada] 蝉的俗称

  14. 知名 zhī míng

    [well-known;noted;celebrated;famous]∶出名。声名为世所知

    知名人士

  15. 知命 zhī mìng

    [the age of fifty]∶《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后来用知命指五十岁

    年逾知命

  16. 知难而进 zhī nán ér jìn

    迎着困难上。

  17. 知难而退 zhī nán ér tuì

    原指作战要见机而行,不要做实际上无法办到的事。后泛指知道事情困难就后退。

  18. 知其一,不知其二 zhī qí yī,bù zhī qí èr

    知道事物的一方面,不知道还有另一方面。形容对事物的了解不全面。

  19. 知青 zhī qīng

    [educated youth] 是中国在本世纪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对知识青年的简称。特指那时受过中等文化教育,以后又上山下乡参加劳动的青年

  20. 知情 zhī qíng

    [grateful]∶领情

    你每天花费时间与我分担家务,让我安心工作,我很知情

  21. 知情不报 zhī qíng bù bào

    [misprision;conceal what one knows of a case] 知道情况而不报告,特指没有犯罪的人主动地或被动地对检察当局隐匿别人的叛逆罪或重罪的行为

    对叛逆罪的知情不报者

  22. 知情达理 zhī qíng dá lǐ

    通人情,懂道理。

  23. 知情人 zhī qíng rén

    [insider;person in the know] 知道内情的人

  24. 知趣 zhī qù

    [know how to behave in a delicate situation] 言行恰如其分,不惹人讨厌

    这人也太不知趣了!

  25. 知人善任 zhī rén shàn rèn

    知:了解,知道;任:任用,使用。善于认识人的品德和才能,最合理地使用。

  26. 知人之明 zhī rén zhī míng

    能看出人的品行才能的眼力。

  27. 知人知面不知心 zhī rén zhī miàn bù zhī xīn

    旧时俗语。指认识一个人容易,但要了解一个人的内心却很困难。

  28. 知识 zhī shí

    [knowledge]∶人们在实践中获得的认识和经验

    高等数学知识

  29. 知识产权 zhī shí chǎn quán

    [intellectual asset in the form of copyright and/or patent] 指法律规定公民、法人对其科学、技术、文化等知识领域中的创造性智力成果所享有的专有权。知识产权主要包括两部分:版权以及近似版权的邻接权;工业产权,主要指专利、实用新型与外观设计、商标以及服务(劳动)标记、厂商名称、货源标记等

  30. 知识分子 zhī shí fèn zǐ

    [intellectual] 具有较高文化水平、从事脑力工作的人,例如从事文学和艺术工作的人

  31. 知识青年 zhī shí qīng nián

    [edeucated youth] 参见知青

  32. 知事 zhī shì

    [county magistrate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中华民国初期对县一级最高行政官的称呼

  33. 知疼着热 zhī téng zháo rè

    形容对人十分关心爱护(多指亲人)。

  34.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zhī wú bù yán,yán wú bù jìn

    知道的就说,要说就毫无保留。

  35. 知悉 zhī xī

    [know] 知道;了解

    知悉内情

  36. 知县 zhī xiàn

    [(in Ming and Qing Dynasty) county magistrate] 明朝以来县一级最高行政长官的正式称呼

  37. 知晓 zhī xiǎo

    [know]∶知悉;洞晓

    此事无人知晓

  38. 知心 zhī xīn

    [intimate] 彼此非常了解而关系密切

    知心朋友

  39. 知音 zhī yīn

    [a friend keenly appreciative of ones talents]∶古代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能从伯牙的琴声中听出他寄托的心意

  40. 知遇 zhī yù

    [have found a patron or superior appreciative of ones ability] 相知才识,优遇启用

    知遇之恩

  41. 知照 zhī zhào

    [inform] 通知;关照

    你去知照他一声,明天照常上班

  42. 知足 zhī zú

    [be content with ones lot] 知道满足,满足于已经得到的

    知足常乐

天格10有以下数理暗示

凶险多灾诱导之数(代表逆境、病难、沉浮多灾等)

败家运诱导之数(凶险病弱、家庭缘薄)

孤独诱导之数(即妻凌夫或夫克妻之意)

短命运诱导之数(若天、地、人三格有此数者,难逃此命)

遭难诱导之数(品行不端,为人无德)

人格24有以下数理暗示

大喜诱导之数

妇女德行优良诱导之数(品性温良、助夫、爱子)

财运诱导之数(多钱财、富贵)

地格23有以下数理暗示

大喜诱导之数

妇女孤独、寡运诱导之数(夫妻两虎相斗)

财运诱导之数(多钱财、富贵)

首领诱导之数(智仁勇备全备,能领导导众之意)

总格32有以下数理暗示

大喜诱导之数

妇女德行优良诱导之数(品性温良、助夫、爱子)

财运诱导之数(多钱财、富贵)

外格9有以下数理暗示

凶险多灾诱导之数(代表逆境、病难、沉浮多灾等)

败家运诱导之数(凶险病弱、家庭缘薄)

短命运诱导之数(若天、地、人三格有此数者,难逃此命)

遭难诱导之数(品行不端,为人无德)

中夏易经起名网(营业执照)

电话:13519481313

Q Q:650935

微信:18893801391

邮箱:650935@qq.com

网址:www.zhxia.net

起名微信
微信小程序